燕窝网 > 金丝燕知识

金丝燕的声响回应与习性

声响回应

动物利用声波在传播过程中有反射现象的原理探测物体方位和距离的方式叫“回声定位”。动物的“回声定位”是指动物通过发射声波,利用从物体反射回来的回波进行空间定向的方式,它有捕捉猎物和回避物体两种作用。

它们的体内皆有完成回声定位的天然声呐系统。声呐主要由“声波发射器”、“回声接收机”和“距离指示器”构成。

金丝燕具备回声定位的天然声呐系统,可在黑暗及光亮的室内飞翔的能力。金丝燕在黑暗中是根据不同的声音,如简短、尖锐声或者嘎嘎声来辨别翱翔方向。

通过墙壁周围所营造的嘎嘎声回声来确定方向以及落脚的地点。这种回声定位能力,金丝燕能够在完全漆黑的山洞中和室内自由翱翔,寻找到合适而且它认为不受天敌侵袭的安全的地点,营造窝巢和寻觅食物,即使远离窝巢,也可以在天黑时才飞回栖息的窝巢。

一般习性

金丝鸟建造窝巢要远离天敌干扰,如人类、老鹰、猫头鹰、老鼠、蛇、蜥蜴、蚂蚁、壁虎及其他。一旦其栖息及造窝地点不安全,燕子将会飞走,另觅安全处。

临近雨季是燕子的繁殖季节。在5月8月份的旱季,食物的缺乏,燕子很难进行繁殖活动。当雨季来临(每年的9月到次年4月份),昆虫数量增加,燕子的食物变得充足,繁殖工作就繁忙起来。此时,燕子会制造大燕窝以便生蛋和孵化小燕。

东南亚地区养燕者普遍相信有燕子,即燕子群中有一只鸟充当它们的,带领群燕离开和返回鸟巢。当地人介绍,身为燕子领队的窝通常会比其他燕子窝巢更大及长,因而往往受养殖者称之为燕。从外观上,因为它们的体格、大小与颜色都是很相似的,难以判断燕子群中是否真的有燕子。

寻食习性

金丝燕每天早出晚归。在清晨离开栖息地以后,整天在外寻找食物。燕子在黎明的第一道阳光射进洞内或屋内前,在岩洞或燕屋内盘旋着做好飞翔准备。

燕子会根据阳光照入燕洞、燕屋的位置,在上午6时和7时离开。如果遇到雨天,会延迟10时左右才离开。上午,燕子在森林上空寻找食物。

午后时分,燕子沿着河流和湖泊一带寻食,傍晚时,燕子又转移到树林间、农田以及油棕园一带寻食。晚上7时,大约天黑时才会回巢。

在旱季,当昆虫类的食物较少时,寻找食物的燕子飞行的范围更远、更广,归巢时间也会延迟到晚上8时。

栖息习性

燕子有定时回到栖息地点的习性,即回家习性。在繁殖季节燕子食物充足,吃饱后就会提早回窝。非繁殖季节,因食物相对不多,燕子觅食会花费更多的时间,返回栖息地的时间也会延后。回家习性对燕子很重要,吃饱后筑造燕窝,以便雌燕能够下蛋。

回巢之前,燕子通常会朝向燕洞或燕屋直飞,临近燕洞或燕屋时,会环绕飞行并徘徊一阵才进入窝巢。飞临窝巢前,燕子会发出呼叫声与其他燕子进行沟通,然后再进入自己的燕窝。

造窝习性

燕子造窝是为了繁殖后代。成双成对的雌燕和雄燕共同参与造窝。燕窝是由两只燕子吐出的一条条唾液,相互黏合,直到一个类似半个杯子状的燕窝筑成。

在繁殖季节,建造燕窝的过程大约45天,而在非繁殖季节,燕窝需时80天。燕窝建成后的50天内,雌雄燕子就会交配,雌燕就在68天内生下两枚燕蛋。

燕子还有再建燕窝的习性。燕屋的第一个燕窝被采收后,雌雄燕子会再造一个燕窝,大约耗时40天。雌燕在再建的燕窝产蛋1枚,雌燕在下蛋后就停止造窝,由雄燕接替其造窝,雄燕以唾液增强燕窝的巩固性以及进行其他修补工作。在繁殖期间采摘燕窝,燕子就会放弃该地点,另觅他处建造燕窝。

燕蛋孵化耗时14天。初生的小燕子成长约45天。小燕子成长期间,雌雄燕子轮流喂食。约40天后,小燕子尾巴朝外吊挂在燕窝外,因此不会弄脏燕窝。

繁殖习性

东南亚地区的燕子繁殖季节恰逢东北季候风时节(每年9月次年4月)。繁殖期间,一对雌雄燕子会共同在110天养育及带大2只小燕子。旱季(每年5月8月)期间,燕子的繁殖活动会减少,唾液系统不活跃。在干旱季节缺少昆虫类方面的食物,加上燕子蜕换羽毛,所建造的燕窝非常薄而且掺杂大量羽毛。

影响燕子习性的因素

众多因素影响一个地区燕子数量。包括该地区的地形、气候条件、燕子食物资源。燕子的天敌、适合繁殖地点以及燕农的燕窝采集等也影响到燕子的生存及数量。

气候的变化将造成燕子食物的减少,影响燕子在空中捕捉昆虫的能力。现代化工业和农耕活动所造成的空气污染、杀虫剂杀死的昆虫严重影响燕子的食物来源,导致燕子的数量以及燕窝的产量减少。

请致电:136-1086-5867在线客服